创新服务模式 提高服务水平 ——“北阁”计算中心回顾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原主任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唐世渭

 

从1972年4月至1979年3月这段时间里,我在计算中心工作。当时,计算中心设在北阁,机房及相关设备大多也在北阁(南阁的部分场地也归计算中心使用),因而常被称作北阁计算中心。计算中心行政上归属于数学系领导,而工作面向全校,为全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因而学校对计算中心比较重视,相关校领导也时常过问计算中心的工作。那个阶段,学校里的学生数量不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不重,因而允许抽调较多的师资力量到计算中心工作,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中,文化革命以前大学毕业的就有10人左右。当时在计算中心工作的,大多数是年青人,我算是比较年长的,但也不足40岁,因而整个队伍相当年轻,工作热情比较高。计算中心的工作,需要昼夜轮流值班,还常常加班,比较辛苦,但大家工作都积极努力,并且工作氛围比较好,能齐心协力,务实做事。在创新服务模式方面,大家做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比较成功的例子是建立“调程序”室,以及在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方面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

当时,上机(使用计算机)是需要预约时间的(国内各计算中心大多都是这样),用户一般在本周预约下周的机时,具体预约哪一天、几点开始、用多长时间,一旦约定,所约的这一段时间就归该用户使用,并支付相应的机时费(机时费比较昂贵)。这样的服务模式,使得上机用户很紧张,用户编写的程序经常有错误,一上机,机器发现错误,就打印出错信息,并停止程序运行,而用户要找到出错原因,并修改程序,(当时,程序是通过穿孔纸带输入到机器里的,修改程序意味着重新穿孔纸带或用补孔板修改纸带),需要足够的时间。这样,用户预约的机时就白白浪费了。另一方面,由于怕浪费机时,每次预约的时间较短,既使某一次上机,用户的程序调通了,可以进行正式计算了,但由于所约的时间太短,不够使用,也只好再约下一次的上机时间了。

针对这种紧张、忙乱、低效的状况,计算中心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在计算机操作系统(当时称管理程序,由我校电子仪器厂研发)所提供的管理多道程序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调程序室。(当时,操作系统具有管理多道程序的功能,这在国内是最先进的)。一道用于用户程序的调试,另一道用于用户程序的运行计算。为了克服忙乱现象,使程序调试更加有序,就把调程序室建在南阁,程序运行计算在北阁主机房进行,程序调试在南阁进行。南阁调程序室中安装有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它们与北阁的主机相连接,输入设备(光电读入机)把纸带上的程序输入到主机;输出设备(打印机)把主机提示的出错信息打印出来。到南阁调试程序,不必预约时间,用户随时都可以到南阁调试程序,在南阁另有一定的场地供用户查找错误原因及修改程序,用户修改程序后可再次调试。这就大大地方便了用户。

这一新的服务模式,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这在当时的国内也是首次实施。对用户来说,这不仅大大缩短了调试程序的周期,大大加快了课题的进度,并且节省了上机所花的经费,因为调试室收费很低,调试一次(即从纸带上的程序输入到主机,主机运行程序,主机发现程序错误,到主机提示出错信息从打印机打印出来)只按1分钟(或2分钟)机时进行计费。

对不少用户来说,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都缺乏经验,因而我们还组织了计算中心软件组的教师,向用户免费提供咨询、答疑服务,及时帮助用户解决调试程序中遇到的难题。还有些用户,程序的计算工作量大,需要大段大段的机时,我们就设法把这些用户所需的机时安排在夜里,而用户本人不必来北阁上机,由我们的值班教师代为操作,完成程序的运行计算,以便用户本人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所提供的这些服务,大大有利于用户能更快更好地获得科研成果,因此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赞扬。

当时北阁的计算机设备,尤其是系统软件,在国内是很先进的,再加上计算中心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改进、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不但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吸引了大量校外用户,包括科学院、高等学校、其他科研机构等,从而使北阁计算中心设备的使用效率达到很高的水平。我记得,有一年的统计,一年内(包括寒、暑假和平时节假日)平均每天提供有效机时(指收费的机时)在20小时以上。不少校内外用户,通过在北阁上机计算,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课题任务,有些用户还取得了极为重要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