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中心的精神与文化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原主任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黄达武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从1963年成立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她见证了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历史。信息化建设的概念虽然到上世纪90年代才引入中国,但是利用IT技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大学1963年为引入103计算机而成立的计算中心就是以支持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它应该是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起步阶段,相当于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高性能计算。计算中心的前20年就是以高性能计算来服务于教学科研的,积累了大量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管理和服务用户的经验,造就了一批热心为用户服务和技术高超的工作人员。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技术的不断引入,计算中心不失时机的主动扩展自己的服务业务,先后建立了微机教学实验室,开展了学校电子校务建设和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计算中心的服务范围已经覆盖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部分,成了北京大学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在我看来,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内容不外孚都是利用各种算法,在计算机上进行计算,产生各种应用功能,所以对于信息化建设,“计算中心”这个名字是永恒的。

 一、我在计算中心的前几年

我1983年到计算中心工作,到2012年退休,在计算中心整整工作了30年。一到计算中心就和王一心、刘方焱、郑金俊、刘贺湘、任守奎、丁万东、吴风宜一起到美国参加DPS8/52计算机的接机培训,我负责接数据库系统。我1970年从北大数学系(现在的数学学院)毕业后就在昌平校区参加我国第一台百万次计算机(150机)的研制,我的任务是在生产线上负责生产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持工作,当时对于计算机软件也就知道些皮毛。1978年以后参加了电子学系回炉班的学习、后来又参加了杨芙清老师组织的软件讲座和UNIX系统分析、旁听了计算机系为学生开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概论”等课程,配合这些学习也做了不少功课,到1983年对消化DPS8机的网状数据库管理系统DMIV充满信心。经过半年的培训,回国后首先的任务是在校内推广使用DPS8计算机,成立了应用室,由我任室主任,成员有童建昌、李润娥、陈世龙、姜新等。我们一共编写了十几本用户手册,我写的其中第一本叫《HONEYWELL  DPS8/52计算机的作业控制语言(JCL)》,同时举办讲座,培训校内教师和学生。我还要考虑数据库系统的应用,在计算机系副主任许卓群老师的带领下,与学校设备处合作,开始研制“HONEYWELL  DPS8大学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这是我参与研制的第一个应用软件系统,计算中心还有李润娥、李红先后参加该系统的研制。由于数据库系统是我出国接受的培训,能否成功,对我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网状数据库比关系数据库的设计难度要大的多,比如数据在磁盘中物理页面的大小;记录与记录的关系是通过记录中的指针来实现的,指针多了,盘空间的有效利用率会大大降低,指针少了,数据间的关系又表达不完整,还影响访问速度;记录在盘空间中的存放策略对系统的运行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等等。那段时间,我是没日没夜的泡在机房,反复调整、优化设计,在机器上试运行,分析打印出来的统计报告。后来了解到购买该数据库系统的14所院校中,真正在上面开发应用系统的只有2-3所,其中有一所院校研制的应用系统通过了鉴定,但由于物理设计不合理,没有实际用起来。我们的系统1987年通过了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得北京大学第二届科技成果三等奖,更重要的是该系统一直由北大设备处使用到1992年初DPS8计算机退役。在DPS8计算机退役前,由龚理嘉、朱万森、马莲芬等同志将该系统移植到微机上。

1987年我们项目组的李润娥、李红和我完成了“HONEYWELL  DPS8大学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后,又转到“丹东化纤公司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组,承担该系统的“生产计划控制与统计子系统”的研制。在该项目中,是我们计算中心首次采用了多用户操作系统XENIX,支持网络环境的INFORMIX关系数据库系统和C语言编程,这又使我得到了新技术应用的锻炼。该系统1990年3月一期工程完成并通过省级鉴定,1991年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应用展览会上被评为优秀项目。

1985年计算中心独立并升级为正处级单位,我被任命为计算中心副主任,同时兼应用室主任。1987年由于校工会有要求,部门工会主席最好由单位副职兼任,就由我兼任计算中心工会主席,这一兼就兼到2001年我接任计算中心主任为止。

二、协助主管校长组织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1991年8月,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伯尼分校进修,1992年11月回国返校。在此期间,计算中心决定主动请战,承担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开发工作,1992年7月由王一心、孙绍芳、李润娥等同志起草制定了“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被校长办公会通过,决定从1992年到1995年每年拨款20万元实施这个方案。我回国以后,计算中心主任张兴华陪主管校领导迟惠生副校长找我谈话,要我调到校办去当副主任,协助主管校长组织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由于我不愿意离开计算中心,后来就达成一致意见,以计算中心副主任的身份兼校办副主任。学校1993年初先后发了两个文件,一个是我兼校办副主任的任命,一个是成立北京大学管理信息中心,迟惠生副校长兼该中心主任,我和王一心兼该中心副主任。计算中心同时成立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室,由孙绍芳任室主任。

1992年底由于C/S计算模式引入中国,马上引起了我们的兴趣,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决定把C/S计算模式引入我们的管理信息系统,1993年初对“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作了适当调整。当时计算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室只有6人,我们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注意实效,边建设边使用边提高”的建设策略,先与领导积极性较高的部门如校办、财务处、教务处等合作开始一个个系统的研制开发。从1994年开始,计算中心也加大了为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室引入技术人员的力度,该室每年以平均2人的进人速度增加,一直延续了十年。1994年暑期前后有教务管理系统的“招生子系统”和“系级教务子系统”先后投入试运行;1998年3月“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本(专)科生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查询与统计系统”等三个系统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到2004年9月又先后有“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仪器设备与实验室管理系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高校校园网络环境下的研究生教育招生系统”等八个系统通过了由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这些系统除了功能齐全、满足用户需求、用户界面友好外,由于我们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在校园网络环境下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率先引入了C/S计算模式,率先实现了信息在哪里产生就在哪里入网的信息采集目标,专家们一致认为这些系统在国内同类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从1998年开始这些系统对其他高校转让,到2004年全国有近百所高校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我们开发的系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面无疑是打了一个翻身仗。1992年1月迟校长带着王一心参加国家教委在清华大学召开的直属高校信息工作会议,会上成立了直属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协作会,协作会的首批成员单位却没有北京大学,说明我们当时在该领域的建设落在了许多高校后面。1993年春我们参加了在重庆大学召开的直属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协作会年会,会上我们介绍了北京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管理体制和建设方案,受到各高校的一致赞扬和肯定。这次会上,我校成为直属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协作会副理事长单位和北京地区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协作组组长单位。由于我们的成绩,从1997年到2010年的13年我们一直连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的理事长单位(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协作组1994年在南京大学年会上扩大到全国高校,并在会后注册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该学会2004年与全国高校计算中心主任联席会合并后改称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

这一时期,除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外,计算中心负责的其他领域建设也获得高速发展。为适应“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示范工程(CERNET)”的建设,1995年10月成立了北京大学网络中心,挂靠在计算中心。1996年1月CERNET华北地区网络北京大学主节点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专家验收和鉴定。1996年北京大学211工程为计算中心承担的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立项。1999年北京大学985工程为计算中心承担的信息网络建设立项。2000年1月北大燕北园教员家属宿舍区的计算机宽带网络开通,它是我国高校第一个接入校园网的家属园区。2000年5月,由北京大学“211工程”办公室主持,召开了北京大学“211工程”信息网络建设项目验收会,国家计委、教育部、财政部的领导及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北京大学信息网络建设成功对北京大学“211工程”全面实施以及其他学科、项目建设起到重要促进和保障,在建设规模、运行水平和使用效益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所采用的信息网络技术和设备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2001年10月北京大学校本部的全部学生(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宿舍楼共35栋接入校园网,北京大学也是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将学生宿舍接入校园网的高校。从1993年到2000年学校共投入700万元用于学生微机教学实验室的更新改造,极大地提高了计算中心对学生教学实验的服务能力,由原来仅服务于理科学生扩大到文、理、外所有校本部学生,现在也服务于医学部的学生。2001年8月学校投资800多万元购买的IBM公司的RS/6000 SP超级并行计算机安装运行,用于科研计算,由计算中心维护管理。.....  

这一时期,即1992年到2001年,我认为是计算中心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业务发展最快的十年,多产的十年。

三、计算中心的精神

2003年在庆祝计算中心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迟惠生副校长代表学校领导致辞时说:“在这四十年中间,计算中心形成了鲜明的风格,这就是:讲大局,识大体,勇于克服各种困难,团结,特别能战斗。在北京大学发展的新时期,特别需要这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一方面是计算中心前二十年的沉淀,另一方面是1985年以后,我的前任,老主任张兴华带领我们全体员工勇于担当,敢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计算中心的文化,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

信息化建设对于高校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又涉及全局的业务领域,它对学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会有较大的冲击,因此信息化建设过程会碰到巨大的阻力和困难。但是“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化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面对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挑战,计算中心选择的是迎接挑战,一切从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战。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因为涉及单位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涉及领导和管理人员的观念,它在信息化建设中是难度最大的领域,尤其是为本单位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更是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计算中心当时已完成丹东化纤公司的项目,完全有能力去社会上接些项目,还可以挣些钱改善员工福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得靠自己消化,开发人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我们采取以校外项目养校内项目的办法;用户单位工作安排上随机性较强,有时需要和用户讨论需求分析,用户说:“最近没时间,半个月以后吧”,我们只好让开发人员一人兼多个项目,这个项目等用户,就干另一个项目,有时几个项目都急了,就加班加点;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规范比较滞后,有时用户单位急需一个应用,用户和计算中心商量后就干起来,个别领导不调查,开口就批评开发人员“谁叫你们干的?”......。面对这些酸甜苦辣,计算中心的领导从未后悔过,一直把搞好北京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当作计算中心应尽的责任。又如网络建设,现在办公场所,学生宿舍没有网络可以作为拒绝搬入的理由,而在校园网建设初期,人们还不知道网络能给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会带来什么好处,好像是计算中心求着为人家拉网。当时计算中心的副主任王一心亲自带着员工带着梯子在各楼爬上爬下,钉线板,拉线,有时还会招到用户的非议,说楼内钉了线板影响了美观,破坏了墙体等等,我们还得耐心地解释,个别楼解释不通,不得不推迟1、2年后才布线。又如1993年,学生上机的机房比较紧张,为满足学生计算机教学的需要,计算中心了解到学校经费也紧张的情况下自筹经费改造红二楼三层顶棚共300多平方米,保证了学生的上机环境。计算中心一直坚持着:只要对学校的发展有利,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承担。

计算中心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为学校稳定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队伍。出国,国际顶级的IT企业在中国的分公司,国内的著名IT企业等都对IT高手有较强的吸引力,其最大的优势是收入高。上世纪八十和九十年代,计算中心的人员流动也比较大,有一年走了七、八个。如何使这支队伍稳定下来,困扰了我们很长时间,我们也只能在管理上下功夫,想办法。首先我们认识到任何人都希望自己一生能有成就,有一番事业,尤其是知识分子。而我们从事的信息化建设由于IT技术更新快的原因,在技术上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挑战性,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我们在选择应用系统的开发环境时,尽量选择最先进且成熟的技术;应用系统开发完成并经过运行考验后要组织评审、验收或鉴定会,给以总结,肯定参与者的成绩;在内部政策上鼓励技术人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在保证校内服务的基础上也鼓励技术人员承接纵向或横向的科研项目,以提高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更好地为校内服务;这就是事业留人。其次我们感觉到一个单位的凝聚力很重要,员工之间团结友爱,员工热爱自己的单位,对自己单位的荣誉看的很重,这个单位才能充满活力。我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提出“党政工联手共建和谐小家”。由工会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如以工会小组为单位的年度文体比赛,书法和摄影讲座及比赛,唱歌和钢琴培训,羽毛球培训,春游,秋游及革命圣地游等等,通过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一方面增加员工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加强党群、干群以及群众之间的交流与相互了解,软化各种矛盾。计算中心在红二楼时,每天下午下班以后,楼里楼外总是热火朝天,外面排队打羽毛球的,楼内玩扑克的,打乒乓球的,健身房健身的,经常是挑灯夜战。党支部则利用党日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党的知识学习和竞赛,组织团小组(后来成立了团支部)搞一些适合青年的活动等等。校工会组织的全校性的文体比赛,中心工会都严密认真的组织员工参加,中心还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员工参与学校的比赛,为计算中心争取荣誉。二十多年地不懈努力,计算中心内部已形成团结、和谐、向上、奋进的良好氛围。计算中心从1995年到现在,一直是北京大学校工会授予的“模范教职工之家”,2004年还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北京市模范职工小家”的光荣称号。有这样好的内部环境,谁也不会轻易提出离开计算中心,这就是和谐环境留人。当然,我们也采取了许多措施,争取政策上的支持,逐年提高员工的福利和收入。目前员工的收入虽然与社会上的知名IT企业员工的收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有前两方面的补充,十多年来,计算中心这支队伍无论在技术精良方面,还是在队伍的稳定性方面在全国高校中依然是皎皎者。

 计算中心的精神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去挖掘。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只要对学校的发展有利,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承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艰苦奋斗”等等。我再举出两方面,作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来挖掘。其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可以举出许多例子。如2003年主管校长提出要开发迎新系统,这是一个涉及近十个部门和系统的协同工作系统,其难度可想而知,可我们的同志从接受任务到完成开发仅用了五个多月时间,使当年的迎新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而获得了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个校长嘉奖令。如2006年有一天下午6点40分我在外地接到主管校长一个电话,说学校有一个国际学术交流讲座在法学楼7点开讲,但演讲者的笔记本电脑出了故障,需要支援,当时已经下班,我打电话请网络室安排,结果我们的技术人员6点50 分赶到会场,解决了问题,并一直值守到讲座结束。又如有一年元旦,勺园留学生楼地区网络发生故障,运行室主任亲自带领员工在零下近10度的严寒中,在佟府餐厅东侧马路上抢修故障,接通网络。......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其二:“为了集体的荣誉,团结拼搏”,每年举行的全校教工羽毛球,乒乓球,毽球比赛我都不说,就说每年的教工运动会。计算中心员工只有60多人,在70多个参赛单位中,大部分参赛单位的人数都在100人以上,人数在200人、300人以上的单位也不少,可是二十多年来,计算中心的团体总分从来都在前八名,有时还能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究其原因,计算中心的员工热爱自己的集体,对这个集体的荣誉很在意,每次运动会都积极主动地报名参与,除后勤服务人员外,每次运动会以运动员身份参加运动会的参赛率都在70-80%,我想全校70多个参赛单位没有那个单位的参赛率有计算中心的高。

我在计算中心工作了整整30年,见证了计算中心发展的历程,也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心血,虽然也有不少酸甜苦辣,但更多的还是胜利的喜悦和快乐。我爱计算中心,我爱计算中心的全体员工,我爱计算中心的精神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