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阁时期和红二楼前期计算中心点滴往事的回忆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原副主任 研究员 孙光斗


我是1978年北京大学汉中分校从陕西三线撤回到北京总校时来到北阁工作,到2009年退休时,我已经在计算中心工作了整整三十一年。退休后中心返聘我从事中心的成人教育工作至今。

今年是计算中心成立五十周年。三十多年来,我在计算中心亲眼见证了几届领导班子带领中心全体职工团结一心、努力拼搏,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项又一项成果,现在已经成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强有力的助推器这一历史进程。我为计算中心的蓬勃发展感到高兴,也为计算中心不断取得的优异成绩感到骄傲。

我在北阁工作时,主要负责6912机(DJS-18)55型电传打字机和X/Y绘图仪两种设备的维护,从全机来讲运算控制器可以说是机器的核心,但它到底是如何运算的用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外部设备的功能是与用户密切关联的,比如纸带是要通过光电机输入到计算机,而运算结果则需用打印机打印出来,也有少数用户是把计算结果通过X/Y绘图仪画出来,更有少数用户把程序用快凿孔机复制出纸带。以上的外部设备都是单一的输入或输出,光电机不能输出,打印机不能输入,虽然磁带机既能输入又能输出,但也是要在打字机的命令下完成,只有打字机才是人机彼此进行对话的设备,所以我对打字机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对当时北阁机房的印象是:北阁小、小北阁,团结战斗像团火。6912机的功能现在看来确实是微不足道,可在当时却被当作宝贝一样看待。在没有北阁机房之前,1971年冬天孙玉方老师给我们上程序设计课时要到清华和科学院的机房去上机实习,自从有了北阁机房以后,北大学生的上机实习和老师们的科研用机就都可以在校内解决了。6912机是双道远行,允许两个人同时上机,每天除了早上1小时的维机时间外,其余23小时都对用户开放,一年365天均不休息。到1986年停机之前,除满足学生和老师科研用机外,还接待过校外如清华、科学院、水电部、部队、工厂等300多个单位的1000多位用户上机,本校老师和校外用户共取得了超过千项的科技成果,比如地球系张玉玲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我国台风、暴雨灾害预报系统”、“国内第一篇量子化学计算程序(韩玉真教授编制)和论文(徐光宪院士等)就是在这台机器上完成的。清华大学水利系杨若琼教授本人也取得二滩水电站和东风水电站(坝高166米)等十余项国家级、部级科技攻关进步奖。物理学院韩汝珊教授说,“我和学生一起发表的二百多篇论文,篇篇都有中心的烙印,在我们所获得的各项奖项中,应该都有计算中心的一半”。

6912机之所以能高效运行并取得丰硕成果,与北阁全体同志不计报酬、忘我工作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我们刚从分校计算中心并入北阁计算中心时,因为我和钟耀坤老师在分校计算中心是领导班子成员,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加入了北阁的领导班子。记得在两个中心融在一起之后,中心主任唐士渭老师在首次领导班子会议上明确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团结,二是服务。我认为这两点要求直至现在都极为正确。因为团结就是力量,服务才是根本。由于我们两个中心的机器都是6912机,工作岗位的设置完全相同,所以合并后立即融为一体,增强了对机器软、硬件的维护力量。当时我们是凭借示波器、万用表和逻辑线路图来分析查找机器的故障原因,如果查出是集成组件坏了,那我们就要用电烙铁把坏组件的14条腿从多层印制板上焊开取下来,再把新组件的14条腿焊上,因为小组件长是9mm,宽是4.5mm,14条腿彼此挨的很近,所以说这对焊接技术要求很高,焊的时候必须手不能抖、眼不能眨,稍不留神就会把两条腿焊在一起。但我们搞硬件维护的人员都掌握了这项技术,还在工作中总结出“先看电、后查线,最后看组件”而避免做无用功的经验。如是机械设备本身的故障那就要通过用扳子、改锥等工具对磨损的零件进行更换和修复。

在维护机器方面,大家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遇到大的故障大家凑在一起围着图纸集思广益。软件组的老师为用户解决程序问题是家常便饭,尤其是童建昌老师查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极其丰富,用户给予他极高的评价。例如,有一名校外用户从国外带回一盘磁带,他跑过许多单位的机房都读不出磁带中的数据,最后还是童老师用了各种方法把数据读出来了。如果机器发生故障,即使到了下班时间大家谁也不会离开,加班加点是平常事,朱洪起同志有一次为了解决大的机器故障连续四天没有回家,任劳任怨,不遗余力,直到把故障解决。那时加班没有加班费,也没有调休,完全是无偿奉献。把机器维护好,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想起74年初我在数力系计算专业没毕业时就参加了北阁机房改建时的劳动,想起有好几个除夕之夜我在机房值班,又想起79年深冬的一个夜晚,凌晨2点钟左右,(当时我家在校内31楼住)忽然有人在外面敲窗户,说打字机坏了,我二话不说,立刻起身到机房去修理,修好后用户继续算题很高兴。一想起这些往事我心中仍然感到很愉快。北阁机房为了提高调程序效率,在南阁增加了调程序室。为了及时把用户的程序穿成纸带,中心把穿孔员由最初时期的2人增加到6人,大家急用户之所急,想用户之所想,使6912机不断创造辉煌。

1983年1月学校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决定对计算中心进行整合,任命马希文老师为主任、张兴华老师为副主任,吕凤翥老师为党支部书记。同时决定将电子仪器厂的20多名技术人员调入计算中心。当时马希文老师身在美国,中心的一切工作都是张兴华老师亲自抓,不久学校便任命张兴华老师为中心主任。当时北阁的6912机在继续运行,电子仪器厂准备并入中心的人员还在昌平200号坚持工作。记得1983年下半年红二楼机房的改建工程由京海公司承接,张兴华老师拉着我到施工现场去了多次,亲自对施工材料和工程质量进行监督。dps8机的主机房改建前曾是图书馆的书库,在改建前,我们在北阁工作的男同志大都参与了把图书从二楼搬到楼外的劳动。 

1984年夏天,计算中心由北阁搬到了红二楼,此时6912机停止运行,dps8机开始投入运行。说计算中心在红二楼,其实是一个笼统的说法,实际涉及到三栋楼房。第一栋楼是当时的DPS8机的主机房,就是现在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部所在地的二层,一楼是应用、运行、CAD几个科的办公室,还有主任室、资料室、会计室、操作员室以及收发室,后院是动力室;第二栋楼是真正的红二楼,整个二层是DPS8机的终端室和绘图室,还有设备维修室和值班室,dps8机共有72台终端,可以允许72个用户同时上机,它是以批处理的方式对白天接受到的题目在夜晚进行运算,这与北阁6912机只能有2个用户同时上机形成天壤之别。一层的北边是中心的行政办公室和调度室,后来又增加了技术开发部和成人教育办公室,(南边一直到现在都是研究生院),再后来把三层的大屋顶也改成了微机室;第三栋楼在红三楼和红四楼之间,就是现在人事部所在地的二层,那里曾是IBM技术中心机房,百年校庆时江泽民总书记参观的就是这个机房。

刚从北阁搬到红二楼机房时我是做设备维护工作的,不到两个月老主任张兴华就找我谈话,让我到调度室工作,我服从了领导的工作安排,在调度室和闫胜利同志一起一干就是23年。从1985年5月到2008年6月中心班子换届,我担任中心办公室主任23年,担任中心副主任16年,所承担的工作都属于管理范畴。调度室是计算中心接待用户服务的窗口,是计算中心和用户之间进行业务联系的桥梁,也是中心各室组之间进行业务沟通的纽带,由于我负责中心的行政管理工作,事情多而杂,所以20多年里在调度室的具体工作做的不多,主要是闫胜利同志承担,她同时还兼管中心的人事工作。闫胜利同志爱岗敬业,总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用微笑服务用户,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她的服务态度永远值得我去学习。

中心绝大多数同志都是搞技术工作的,只有办公室少数同志为大家做后勤保障工作,因为我做的是繁杂的行政事务性工作,所以对安全保卫、环保节能、夏天灭蝇、冬季除冰、住房申请等一些琐事记忆较深。因为红二楼那边的三座楼房都是大屋顶式的木质结构,中心的防火工作一直是我心中的最大担忧。此外,中心的设备很多,电力安全也至关重要。因为朱洪起同志多年负责中心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以提起防火的事他和我深有同感,尤其是寒暑假、节假日、雷雨天都是我们心里十分担心的时刻。记得有一年除夕晚上10点多,我正在看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春晚小品时,机房刘风阶师傅给我家打电话,说机房放打印纸的库房门玻璃上有水蒸气,估计是暖气漏水,我放下电话立刻从燕北园骑车到中心把漏水暖气的水节门关住,避免了几十箱打印纸遭受损失。刘师傅跟我说大年三十把我叫过来觉得不好意思,我夸奖他工作负责、及时发现问题应该表扬。我又想起中心每次运来打印纸时,不用号召,大家都会自觉地加入把打印纸从卡车上卸下来再搬运到二楼的库房的行列,体现出中心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由于中心领导、安全小组及全体同志都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所以中心的安全工作一直做得非常到位。

在1995年取消福利分房之前,为职工解决住房是每个单位的大事。90年代初,在老主任张兴华的带领下,中心全体同志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努力创收,研制生产多用户卡,建立技术开发部进行软件开发及转让,积极参与了学校的集资建房工作,累计解决和改善了26户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当时学校有规定,单职工要在北大取得分房资格必须由配偶单位向学校交1万元,中心个别单职工的配偶所在单位由于经济不景气交不上钱,中心就出钱让6名这样的单职工取得了在北大分房的资格,这些受助单职工对中心的做法特别感谢。

记得在一次全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会议上李安模副校长对计算中心努力拼搏、勇于创新、关心群众生活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老主任张兴华被学校推荐为北京市高校带领群众奔小康的标兵。

那时,办公室的同志们还曾亲自蹬着三轮车去海淀副食店往中心拉副食、年货给职工分,虽然有时也要自己花钱买,但不用亲自去排队,大家都体会到了中心的温暖。

80年代末90年代初,校办每年都会发文布置全校大搞卫生,中心通常安排一个办公室留一人,其余同志都参加中心公共区域的打扫,每逢下雪,大家都要参加中心附近马路的扫雪劳动。形容北大风景优美有“春季看垂柳,夏日听蝉鸣,秋天观杏叶,冬时赏雪景”这样的佳句,我想再补上几句大白话“春季风大抓防火,夏日炎热灭蚊蝇,秋风过后扫落叶,除雪防滑在寒冬”。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科研是学校工作的根本,行政工作是保障。在这里我要感谢中心领导、办公室及各室同志多年来对我工作上的理解和支持,虽然我的工作能力有限,工作方法简单,但大家对我非常包容,回想起来也令我非常感动,很想说一声谢谢大家。

90年代初期,中心主要机器是DPS8机,随后又陆续增加了SGI、ELXSI/6400机及低档微机,到93年夏天DPS8机报废,170万美元的机器被一辆大卡车拉走,当时我心里真有点酸酸的感觉。

后来中心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计算中心在张兴华、黄达武和张蓓几任主任的带领下,党、政、工密切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全体职工拧成一股绳,形成正能量,使计算中心得到了全面高速的发展。计算中心团结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得到了继承、发扬和创新。

因为许多在中心工作过或正在中心工作的同志都目睹了中心90年代中期至现在的发展和变化,所以我只对中心较早时期的往事做了点滴回忆,但也是难以忘怀,感慨万千,同时也想和同志们共勉,不忘计算中心艰苦奋斗的历程,激励大家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自己残烛也要继续燃烧,发挥余热,为中心发展贡献绵薄之力。我看到中心全体同志工作热情饱满,心情舒畅,不论是在职的,退休的或是返聘的老师都感到中心很温暖,这样和谐的氛围就是中心发展的动力和保证。

我爱北大,我爱计算中心。

祝愿计算中心越办越好,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