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原副所长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俞士汶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为北京大学教学、科研的信息化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可谓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回想50年前起步之蹒跚, 颇有感慨。以下记述两三事,以资庆贺。  

计算中心创建于1963年,当时隶属于北大数学力学系,机房设在北大昌平校区新建的教学大楼内。1964年我从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就分配在本系的计算中心工作,与我一同报到的还有唐世渭等6位同志。那时机房里已有七八位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实验员在维护一台新购的国产电子管数字计算机DJS-3。我们这些学计算数学的人来了,他们很高兴,因为日夜维护的机器可以有人使用了。DJS-3的机柜有大衣柜那么大,需要安置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在那个年代够奢侈了。它用不断旋转的磁鼓作为内存,每秒钟只能执行30次定点运算。尽管如此之慢,我们还是很高兴,因为原先做毕业论文时,需要到中科院计算所租用机器(运算速度是每秒2000次),每次来回跑至少1小时,上机时间只有10分钟到20分钟,紧张极了。现在有了自己学校的机器,24小时都可以免费使用,条件可谓有了极大的改善。DJS-3没有外存,外部设备只有一台供输入计算程序纸带的光电输入机和一台只能串行打印数字计算结果的电报输出机。DJS-3还是一台裸机,没有任何系统软件,编制程序用机器指令,启动机器需要手拨键输入几条指令,停机后可以根据氖灯泡观察机器状态。在开始工作的一年时间内,我们就用这样的机器做了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记得地球物理系有一位研究生,做关于天气预报的毕业论文,需要进行大量数值计算,那时的常规是使用手摇计算机,条件好的才能用上电动计算机。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他求助于计算中心。我没讲任何条件,就按照他的模型要求,帮他选择了算法,编制了程序,顺利调试成功。他和他的导师谢义炳教授都对计算结果表示满意。计算中心还和无线电电子学系合作,对该系研制的每秒万次的“红旗”计算机进行测试。由唐世渭、贺仁栋和我设计、编制、调试检查程序,用以测试“红旗”机的每一条指令是否能够正确地执行。“红旗”机极不稳定,我们就守在机器旁边,在它能稳定运行的几分钟内让检查程序运行了一遍,所有预期的计算结果都正确,这就充分显示了“红旗”机的逻辑设计是正确的,当时还向周培源副校长当面汇报了这一成果。以后这个检查程序就成了诊断机器故障的辅助工具。由于大家的努力,计算中心的影响逐步扩大。杨芙清老师大约也是在1964年下半年从苏联回国的,她建议我们研制常用数值分析方法(如解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龙格-库达方法)程序库,以提高DJS-3机进行科学计算服务的效率。可惜的是,这项工作到1965年暑假后便停顿了。

到了70年代初,计算中心有了以北大教师为骨干的科研队伍研制的集成电路计算机6912。 6912机不仅运算速度跃升到每秒数十万次浮点运算,而且有了包括多道管理程序(即操作系统)、编译程序在内的系统软件。用户可以使用高级语言编制程序了。稍后,北大汉中分校也筹建计算中心,也要装备一台同型号的电子计算机。那时我在汉中分校工作,在机器运到分校之前,分校派我们到总校计算中心学习管理、维护、应用的经验。为在偏远的三线城市推广计算机的应用,我编写了一本讲义《6912机算法语言介绍》,先在总校计算中心办的培训班试用。我也在培训班上讲过课,还带学员上机实习。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实践经验,又编写了另一本讲义《6912机算法语言介绍(续)》。至今我还保留了这两本讲义的铅印原件。汉中分校计算中心得到总校计算中心多方面的帮助。6912机的外存是磁带机。当时国产磁带质量不稳定,为了能够有一盘法国磁带保存系统软件,我们只能向总校计算中心求援,时任计算中心主任的唐世渭老师慷慨地支援了两盘法国磁带,让我们十分感动,至今记忆犹新。

80年代之后,计算中心成了学校直属单位,发展更迅速了,与校内各单位也加强了合作。计算中心在其承担的“天网”搜索软件科研项目中曾采用了计算语言学研究所研制的中文词语切分与词性标注程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时任主任的张兴华教授对此项合作曾予以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