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计算中心40年的情怀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实验师 朱洪起

 

 

今年的金秋十月,是计算中心成立50周年的喜庆日子。时光飞逝,屈指一算,从1974年我来计算中心工作已满40周年了。回忆这40年,我感慨万分。这其中既有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事的帮助,也有自己的辛勤耕耘;既有工作上的艰辛与压力,也有收获的喜悦与欣慰,同时还有求索的痛苦与成长的快乐。四十载,凭着对计算中心的执着情感我始终坚守至今。三次调整,我见证了计算中心的逐步发展壮大。

我是1974年北阁“6912”计算机正式对外开放使用时来到计算中心的,当时被分配到外存班,第一次接触到了磁带存储器。随着外存技术的发展,我非常幸运地接收、维护了我国第一批进口的11层磁浮阵列存储器。它对工作环境精度要求很高。当时北阁机房办公+机房面积仅为500㎡左右,但还是为此设备专门搭建了15平米的超净机房。“6912机”是一台集成电路中型计算机,它每秒运算15万次,内存为65K字(字长48位)并配有多道程序运行的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汇编系统,每天24小时运行,为有需求的校内、外老师提供科研计算和教学服务。上机需先提申请、安排机时,就连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6912”机也未停止过工作,只是把机器与周边墙体固定好,值班人员撤离到楼外山坡临时搭建的抗震棚中,冒着余震,继续提供计算服务。

1984年由于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和计算课题的要求。运行了十年的“6912”机已不能满足学校师生的需求,它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学校新购置了一台每秒运行120万次的原装DPS-8系列计算机,机房和办公地点也由北阁搬到了红二楼机房,面积增加到1800㎡,同时引入了72台终端平台,为我校的教学和科研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建造的红二楼机房在国内还是比较超前和先进的机房。由于工作需要,我调到当时的动力室,协助来曾禄老师负责机房电力和制冷系统的维护工作,第一次接触到了UPS-不间断电源和空调制冷-水冷机组。在来曾禄老师言传身教的培养帮助下,我勤学好问,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维修技能,十几年与设备朝夕相处,我具备了只要听一下机器设备发出的声音,就能辨别设备是否在正常工作的能力。

2000年,随着我校信息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为了适应发展需求,计算中心又从红二楼搬到了现在的理科1号楼,面积扩大到了3200㎡,办公和机房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宽敞明亮的机房,安置了学校新购置的128个计算节点,256个CPU,运行速度是1.4万亿次的惠普超级并行计算集群,当时是我校最大的并行计算平台,使得北京大学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又荣幸地到了运行室,参与了机房的建设和集群的安装。第一次接触到了网络和综合布线系统,为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目前,全校联网的楼宇达到了340栋、信息点总数81000;与十年前相比翻了一翻。

如今,每当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看到一座座楼宇,就会想起当初我们挥汗如雨地综合布线的施工场景,心里也由然升起一股成就感。

几十年的经历,我总结:少抱怨,少空谈,积极主动,多干实事;从小事做起,学会吃亏,与他人合作;对职业负责,自觉自律,默默奉献。

计算中心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一个成员每天都在为这个大家庭添砖加瓦。我也将继续投身其中,为单位乃至学校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