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校园网共同成长十余年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萍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计算中心工作了十八个年头。在这十八年中,我和计算中心、校园网共同经历了一个逐步成长的过程。

1995年7月,我毕业来到了计算中心。印象中,当时网络室规模不大,有王一心、刘贺湘、张立云、任守奎、杜冰、滕小玲、安亦然、尚群和关勇几位老师。小滕负责nic,杜冰负责网管,安亦然和尚群负责noc,而关勇还在读陈葆珏老师的研究生。当年同到网络室的还有张红雨和李笑难。我被安排和杜冰一起做网管,笑难和小滕一起做nic。张红雨做noc。当时的值班电话有两部:51023和51024。值班老师是:姜新、高回忆和种秀岩。那时的机房是在红一楼和红二楼之间那栋楼的二层(现为设备部,红五楼)。楼梯上去之后,整个二楼是一个大开间,用2个南北向的玻璃隔断隔开。两个平行的隔断之间是个走廊,东侧是机房,放置机器,有honeywell,mail服务器、dns服务器、bbs服务器,等等,还有一些终端。当时,还没有开始综合布线,机架也很少,服务器都是摊开摆在平板桌上。走廊的西侧是我们几个人平时工作的地方。当时我们使用的服务器有ibm41t(安装了IBM Openview),IBM390,SPARC STATION 20,还有一台DEC的服务器。那时,Windows系统的主要版本是Win95。

我到中心的时候,正值CERNET一期建设时期。那是校园网第一次使用专用的路由器。2台CISCO2511,1台CISCO 2501,2台CISCO7010,这些在当时都是最新型的设备,由CERNET统一采购,统一拨付使用。

那时候,交换机还不普及。其他常用的网络设备有桥接器、集线器(hub)。校内,为数不多已经联网的楼有:图书馆、电教、老化学楼、老地学楼、老生物楼等。路由功能是由PC+Novell Netware完成。教室里没有网络。楼里的网络介质是同轴电缆,一根长长的线从走廊这头拉到那头,通常是明线,靠近屋顶订在墙上。需要联网的屋子,加一个T头。T头的两端继续把线串联下去。下端接一根线直接进入房间连到计算机上。计算机端的细缆接头常用的是BNC。还记得1996年CERNET一期验收的时候,北大主页被评选为CERNET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主页之一,入选的原因是内容非常丰富。除了北大主页之外,当时主要建设的系统有BBS系统、邮件系统和DNS系统。而和天津市的网络连接是一条X.25链路,速率为64kbps。

除了协助杜冰完成网管工作之外,我自己独立完成的第一项工作是基于SNMP开发的校园网IP地址计费系统。这个系统在1998年获得了北京大学实验技术三等奖。现在回想起来,固定时间间隔通过SNMP协议去校园网出口提取流量数据,不仅效率低,而且严重占用了带宽。但在当时,确实实现了流量计费从无到有的突破,一度在CERNET影响很大。效率问题在1997年采购了校园网专用CISCO路由器之后得到了改善。之后,IP计费系统升级到基于netflow来完成。这个版本的IP计费系统在校园网大规模发展的初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曾被推广到20几所高校使用。一直到2002年,基于用户的校园网计费策略逐步推行之后,原先基于Netflow的IP地址流量计费应用范围逐渐缩小。目前,旧的计费系统仅针对服务器账号和部分用户采用。2000年之后,此项工作由其他同志负责。

对于北京大学校园网来讲,199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拥有了北京大学专用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网络室几位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始学习采用专用设备建设校园网相关的技术。当时,TokenRing技术相对成熟,ATM技术发展迅速,FastEthernet技术刚刚兴起。经过长达半年与Fore、Cisco、Madge、3Com等多家公司的多轮讨论,最终确定校园网以ATM技术为主进行建设。1997年,在学校211经费的支持下,中心采购了3台CISCO7505和3台CISCO5500机。CISCO5500的机箱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为以太网交换,下半部为ATM交换LS1010,上下两部分需要使用跳线连接。这次采购初步建成了北京大学校园网环形3核心的架构。核心链路为622M,汇聚上联速率为155M。还有10台CISCO 3200和3台CISCO 3016分别安装在图书馆、电教、物理楼、理科3号楼、理科5号楼、力学系、哲学系。除了这几台专用设备之外,其它的网络仍旧主要依靠集线器和PC+软件路由来连接。2009年这些设备退出了历史舞台,作报废处理。

对于北大校园网来讲,2000年前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这主要得益于学校自1998年开始的固定经费投入。几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999年10月,25号、26号等8个研究生宿舍楼接入校园网,首次实现了学生宿舍联网;2000年春节前,燕北园接入校园网,首次实现了家属区联网;2002年开始部署无线网。在当时,这几件事情的影响都非常大。2002年,IP网关开始在学生宿舍和家属区部署,这也首开国内高校按用户计费的先河。这一事件更重要的意义是,由张晓军、童建昌、张蓓、李笑难和马皓等几位老师联合开发的网关、计费及用户管理系统,被认为运行效率远远高于同期清华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在2007年之前也曾被推广到其他十余所高校使用。

近十年,校园网规模不断扩大,家属区全面联网、无线网覆盖全部公共区域、主干和出口带宽多次扩容、网络应用不断丰富、老师同学对网络的依赖性和要求越来越高……回想我参加工作以来的这十八年,现今的网络环境是当初想也没有想过的,不知道再过十八年到我退休的时候,我们的网络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十八年,校园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由一位初出校门的懵懂青年成长成为人妻、人母。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既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我迄今为止唯一的工作。在这里,我学会了合作,学会了服务,也学会了担当。计算中心这个大家庭让我感受到了关爱,也感受到了温暖。

记得当年从计算机系硕士毕业,计算机软件同期的三十几位同学,近一半留在了北大。到目前为止,仍旧在北大工作的却只有3个了。多数同学在2000年前,IT行业飞速发展的时期,选择了去外企或者出国。有时候我也问自己,为什么自己当时没有离开呢?那时候,外企的工资可是高校工资的10倍甚至更多!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计算中心和谐的氛围让我留恋。还记得红二楼门前的羽毛球场和每天下班后的集体锻炼,没有人号召,不管你水平高还是低,你都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那里经常是最聚人气的地方。我还记得那时候陈光的儿子坐在自行车后座的样子,如今已经是远远高出他妈妈的大小伙子了。还记得到中心后第一次暑假旅游,去五台山。趁着夜色出发,西门外没膝的积水,涞源深山里的煤车和小村庄,好像伸手就可以摸得到星星的夜晚,夜深时,同车人节省饮用水,这些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还有去张家界、台湾,每年的运动会、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毽球赛,还有春节晚会,……。十八年在这里的生活,如今回想起来,可回忆的太多太多。

如今的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意气奋发的青年,家庭、工作的重担慢慢挤占了我参与中心活动的时间。承担了一些管理工作之后,角色的变化让我很难像刚来中心的头几年那样可以躲在某个角落里静静地体会。值得欣慰的是,我在努力地效仿我的前辈们,将我所喜欢的、我相信也是大部分中心人喜欢的和谐的工作气氛传承下去。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可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心地喜欢在计算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