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计算中心早期的日子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副教授 徐联舫

 

 

我是1963年毕业留校的。当时我们计算专业留校三人。我是属于科研编制的,分在计算中心工作。可是,当年开始,国家规定大学生毕业以后要先下乡锻炼一年。我就下放在北京郊区。所以实际上是从1964年才开始工作的。 

在我的记忆中,1964年是中国社会比较好的时期。所谓好,是指社会比较安定,各项工作开展正常。1957年,我刚上大学,就遇到反右派运动,之后又是大跃进。直到1962年,政治上才消停一点,不折腾了,但经济形势还是很困难。在刘邓的领导下,形势全面好转了。教学科研工作也正常进行了。北大雄心勃勃地要模仿莫斯科大学,在昌平建了理科分校。地点在一个山脚下,旁边有一个小村庄。公共汽车不能直接到达,到了昌平,转一次长途车,下来还要走30-40分钟。所以,实际对外交通是通过校车。每天有班车,往返于海淀校本部和昌平分校。所有物资也通过班车从校本部运来,根本不靠当地供应(当地也无法供应)。本来,分校的规划很宏伟,校长陆平原来是铁道部副部长。利用他的关系,专门修了一条铁路支线,通到分校。后来因为文化革命爆发,规划无法继续。分校只建了一个教学楼,一个礼堂和餐厅,还有几栋宿舍楼。不过,即使这样,已经建成的这些楼也是比较好的。据说,建筑材料是建造人民大会堂的剩余材料。宿舍楼的房间也比较大。每栋宿舍楼里都有乒乓球桌。分校最大的特点就是远离喧嚣的城市,环境特别安静,是搞教学和科研的世外桃源。

计算中心就在分校建立了。当时计算机是很宝贵的东西,对卫生条件要求很高。分校的环境无可挑剔。当时一台计算机要占据很大面积。外存储器还要在机房里面再建立单独的房间。进入机房要换上白大褂,换上拖鞋。如果要进外存房间,还要再换一次拖鞋。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每个人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幸福感。

由于当时计算机的速度比今天慢得多,算一道题,往往要几小时,几十小时。机器的稳定性也不能与今天相比,所以要有维护人员随时待命。机器是24小时运行,维护人员就要三班倒。使用机器当然也是不分日夜的。

由于当时的政治气氛比较宽松,工作条件又是这样优越,所以大家的工作态度和人际关系都比较好。

由于周围是荒郊野外,大家有时周末就结伴步行到十三陵水库游泳。虽然步行可以到达水库,但还是要走一个多小时左右。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沟岩游玩。还有一次,是去虎裕水库游玩。两次都是步行去的,很有意思。我写了几首小诗,以志记念。要不是在分校,不大可能有这样的经历。 

当时计算中心的任务,就是为全校各系的科研服务。主要是理科的计算需要,一般理科的教员不会写程序,由我们计算中心的程序人员代为编写,并且上计算机求解。我到了计算中心以后,为技术物理系一位教员的计算问题编写程序。不过,工作一年多以后,我又被下放到四川参加所谓的“社会主义教员运动”,俗称“四清运动”。半年以后,在我回北京的路上,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从此国内动乱,并且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分校建设的构想也就破灭了,分校的计算中心也随之瓦解了。此后,校本部重新建立了计算中心,翻开了计算中心历史的新篇章。